林家班龍獅團舞起了長龍。
三角麒麟舞在街巷中表演起來。
民俗表演隊經過港口鎮群眾幼兒園時,與守候在此的孩子們熱情互動。
港口鎮下南小學的同學們唱起了咸水歌。
老人們坐在凳子上饒有興趣地觀看民俗巡游。
民俗巡游活動吸引不少攝影師前來“打卡”拍攝。
醉龍吐火,場面壯觀。
咸水歌展演、花轎巡游、長洲北堡醉龍舞、沙溪鶴舞與鳳舞、三角麒麟舞、南朗崖口飄色……5月11日,港口鎮舉辦民俗巡游活動。400多人的巡游隊伍綿延約300米,來自港口鎮、西區街道、沙溪鎮、南朗街道、三角鎮等多個鎮街的非遺項目傳承團隊輪番上場,以邊巡邊演的形式為市民帶來了“一站式”非遺民俗文化觀賞體驗。
據了解,港口天后誕巡游活動是中山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前后,港口都會舉行一系列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表達水鄉人民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淳樸愿望。
“港口天后誕巡游活動已經有300年的歷史,今年舉行得特別隆重?!备劭谔旌笳Q巡游活動傳承人郭銓坤表示,此次巡游不僅匯聚了“下南小學咸水歌傳承基地”“港口龍艇制作技藝”“古籍修復技藝”等非遺項目,來自西區街道、沙溪鎮、南朗街道等鎮街的5支非遺傳承團隊也受邀前來助陣。
今年的港口天后誕巡游活動一改以往花車巡游的形式,采取非遺、民俗、企業代表方陣步行巡游的方式進行,巡游路線覆蓋港口鎮新老景觀,從東長堤、二馬路的港口傳統老街景觀移步換景至世紀西路的現代化城市景觀,可謂是一次巡游“走過”港口百年發展。
為更好宣傳中山非遺文化, 此次巡游采取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全程進行直播,還拍攝了短視頻和紀錄片,讓更多市民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一睹非遺民俗的風采。
◆圖:文波◆文:閆瑩瑩◆圖編:明劍
◆編輯:張言良◆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